情持續,有人大為緊張,亦有人認為是次肺炎比起 SARS 病死率要低得多,不應相提並論,誰是誰非爭辯無謂。
不過,當作學術討論,究竟病死率高的病毒恐怖,還是傳染率高的病毒恐怖?

公平起見,兩隻病毒要有同一起跑線,同一環境因素。讓我們先做些假設:

1. 每隻病毒一開始均有20個源頭病人
2. 每人每天會接觸10個朋友,從不重覆
3. 任何人感染一天後即被隔離
4. 所有病毒在十天後完全死亡

病毒的攻擊力設定如下:

🦠 病毒一:8成傳染率、0.5成病死率 (每遇上100人就有80人受感染,80人之中有 5% 翌日死亡)

🦠病毒二:2成傳染率、2成病死率 (每遇上100人就有20人受感染,20人之

從圖表可見 ,病毒一導致的死亡人數在第1天墮後,第2天追平,第3天開始就拋離對手。到第10天,被病毒一累計殺死的人數高達1億5千萬人,而病毒二僅令4092人致死,相差3萬多倍!假如把病毒一的傳染率及病死率分別降低50%及99%至4成及0.005成又如何呢?當第4天病毒二累計殺死60人之際,病毒一才開始產生1宗死亡個案。「都話病死率低唔駛驚啦!」冷靜一下,再看看圖表,到第10天結算日一到,病毒一已緊急追上,以3459條人命對4029條人命幾乎將病毒二迫和。夠恐怖嗎?

但請記住,所謂傳染力,是假設無防備、不帶口罩、不封關等等條件下的原始傳播機率;因應不同地區政府措施、 民眾公德心、個人衛生等,其實會改變最後的實質傳播率。同理,病死率也不是眾生平等的。高醫療水準、及早檢疫、較高的醫護/病人比率等都有效降低病死率。所以,即使理論上一隻病毒比另一隻惡毒,大家的警惕性和社會環境可以把局面扭轉。對於未知之事,還是心存敬意,適度防範為好。

所以說,哪個病毒才是恐怖冠軍呢?數字是客觀的,恐怖與否卻是主觀的。當一個人極不願戴口罩,又到處亂跑,他的染病風險總是偏高的。既然一定命中,病死率當然才是他的關注點。但一個人只要不太自私,從整體人類的健康去想,自然是總體致命人數高的病毒比較恐怖。要注意的是,生與死只是簡化了的二元狀態,現實不一定如此美滿。如果跟你說,病毒一導致殘廢的比率高達2成呢?又如果可以短期再次感染(即總體病死率會上升)呢?大家可能要對恐怖的定義重新下註腳了。

「為何講病毒?我不是來看營銷分析的嗎?」

設計營銷計劃或社交媒體渠道本是現今市場及營銷人員的家常便飯之一,但背後的考慮卻同播毒一樣,需要就不同的目標(增加品牌曝光、增加客戶連結度、加強舊客戶關係、促成交易等),因應不同的目標群平衡各種指標並設計出可行方案。單純傳播率高很容易實行(例如一些搞笑內容或可愛寵物片段),但卻可能跟品牌、產品等毫無關連,導致零轉化率(Conversion Rate),甚至趕走原有客人,變相負轉化率,得不償失。

另一方面,內容太過狹隘太中目標群的需要,尤其在攻打小眾市場的時候,轉化率可能很高,卻又未必容易造成大幅傳播(小眾之間未必存在有效傳播鏈),怎樣平衡是一門大學問,需要了解各個指標之間的微妙關係。

眾生不平等,營銷計劃跨越不同受眾群時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同一個廣告創意跨越不同族群,就有可能多花了冤枉錢。再者,就像病毒會因環境因素變異(例如因高溫滅絕),廣告創意也會隨時間推演而變得不合時或者失效。如何增加交叉傳播,減少總廣告創意數量之餘又不會白花廣告費又是另一門學問。

「Agency 及同事每月都有交 Report,成效一目了然啦」

數字背後常藏陷阱,在營銷數據做假,比做假帳要容易得多。你怎麼知道你的粉絲有多少是目標客群?你怎樣去查核留言的粉絲不是打手?像是確診個案一樣,沒送去檢驗就沒有確診數字吧?太過刻意強調數字,怕被處罰的經營者就有愈大的誘因去做假,你會怎樣去防範呢?經營社交媒體陷阱多多,又日新月異,不是說撰文有趣、準時交數就代表有實質成效。營商環境好的時候,營銷計劃有否實際效果可能可以輕易蒙混過關;當市場氣氛轉差,才真正「便知有沒有」。此時,缺乏專業的數據分析,預算便更容易「下落不明」,雪上加霜。

作為高管,在經營任何社交媒體之前應該先設定明確目標,並在訂立數字指標前先撥出少量預算測試市場以作數據基準。對於所要求達到的 KPI 都輕易立軍令狀的 Agency 和員工反而應心存戒心,才不易遭受蒙騙;作為員工或 Agency,如果上司/客戶只懂在缺乏數據基準底下給出一些天馬行空的 KPI ,又或者經營社交媒體渠道時目標經常左搖右擺,是時候跟他/她打個趣:「其實,我昨天跟一個剛從意大利回來的營銷專家偷師了半天,想了些很好的Idea。不如等我除下口罩跟你慢慢解釋?今次一定 Viral!」